close
前一陣子看了艋舺,讓我想起了以前國中的事情。我國中的時候,是班上的頭痛人物,國一剛進去,就幾乎每個禮拜都有鬧事。新生打架有我,打群架有我,跟班上同學打架有我,跟學長打架有我,每次學校訓導處廣播響起,我總是榜上有名。這一點也不誇張,現在還有連絡的國中同學都可以為我做證。跟現在比起來,這沒有甚麼好得意的,只是從國中認識我的同學都說我以前像個神經病,跟現在落差太大了,讓他們很難把國中時候對我的印象跟現在兜在一起。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轉變?其實只是因為我把憤怒轉移了而已。

我從小就有累積許多不滿,我不滿意我的生命,我的環境,我的學校,我的一切。我曾經憎恨所有的一切。

我每晚都睡不好覺,因為我有很嚴重的皮膚過敏,在班上甚至因此被其它家長小朋友歧視。

因為我單親,每次我回家只能待在冷冷的安親班,然後一個人等到所有人都被父母接走,安親班關了以後,我一個人在門口等著我工作加班舅舅接我回家。

我在五歲就被朋友欺騙,因為他們覺得我比較笨,比較不敢講話。

在更小的時候,我就體會無理由的呼吸困難,好幾次半夜被送去急救。

我每次都只能問為什麼,為什麼我是如此,而其它人卻不必經歷這些。

我的阿姨只能哭著面對我,告訴我還有比我更可憐的人,要我堅強。

而當時的我不懂,為什麼因為還有人比我更可憐,我就要學會接受這一切呢?

為什麼別人受到欺負哭時有爸爸媽媽可以安慰,而我哭得再大聲也只聽得見回音?

因此,我恨透了這個世界。

這樣情況,一直到了上了小學,因為負面情緒的累積,我開始選擇使用暴力,原因無他,言語的傷害是講不過多數無知且幼稚的人的,只有實際的傷害才能使他人感到恐懼。

這在我第一次跟同學打架時就體悟到了這個道理。再多的廢話都是毫無意義,只有絕對的傷害才能令對方痛哭。

而且我也因此越來越暴力,在小學到高年級時,我就懂得主動打看我不順眼的學長,因為先下手為強,在同學一起在老師面前趁同學相互道歉時打人,因為這時候他們最容易放鬆戒心。

對我而言我毫不在意那些恨我的眼光,因為我當時只認為我是不會有朋友的,因為沒有人會明白我的心情。

直到了國中之後,或許脾氣不曾收斂,但開始懂得交朋友,但我一樣因我的性格與情緒化,不斷的將不滿訴諸在暴力中

直到我媽回來陪我一起住,一晚在我房間裡哭著說想死,因為她覺得她始終無法好好照顧我,我直到那時候才覺得我一直需要被照顧。

但我其實是一直不希望被照顧著,我其實是不想成為家人的負擔,所以我不想示弱,我認為讓人恐懼就是強悍的證明,但實際上那不過只是表面而已。真正的負擔我根本做不起,一旦離開了家我什麼也不是。

而我甚至連我那整天因工作需要而喝酒讓自己每天醉生夢死的媽媽都養不起。

所以我才痛下決心要改變,因為我知道,這一切都不是我希望的,實際上我內心一直知道的,我只是想讓自己懂得甚麼是力量,我只是想擁有能擔負起這內心憤怒的力量。

我知道我無可避免的會恨這個人生,但我總不是只有恨而已

其實到了現在,我內心的恨意並沒有減少,我只是選擇我當時從國中畢業時選擇的方向,不斷增加我其它方面的情感。讓我學會冷靜,快樂,喜悅,以及助人,跟省思。

這也是為什麼朋友們總說我的口語當中老是透露出狂妄的態度。

因為我從沒減輕我對這個人所創造的社會的藐視,只是我現在懂得不斷學會怎樣去理解與體諒這一切罷了。

說了一堆,這跟艋舺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是看到開頭學校的結黨成群讓我想起了這些種種而已,不過我覺得美化太多了,對當時的我而言,我總是獨自一個人惹一群人的麻煩,所以我實在沒有逃跑跟結黨的經驗。

對阮經天最後所說的,五根手指,才是一個拳頭的帥氣話,沒有太多的感覺。

因為對我來說,隻手便能撐天,而我還有兩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amsiusa 的頭像
    iamsiusa

    瀟洒風的股市叢林逍遙遊。

    iamsiu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