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參加了台大的ECFA論壇,每次別人總是想要詢問身份與頭銜,我就只能報上華梵哲學系休學的學生,雖然我沒註冊,但我相信我幫華梵曝光打廣告的機會不亞於在電視曝光的程度。

在這些場合容易見到一些熟面孔,我已經被習慣叫做「那個華梵的」,因為我總是會站在第一線問問題,第一個發問,第一個起身。

我不是故意要增加曝光度,而是因為我有許多疑問,許多我希望得到澄清的問題。

舉例來說,在今天台大的會議上,經濟部長施顏祥跟台灣智庫基金會董事長陳博志在各自批評,施部長認為他的方向是對的,台灣跟中國越親近,投資的資金就會越多,而陳董事長則認為政府再舉證的前題本身就有問題,而且論證自相矛盾。一邊是以方向做為主軸,而另一篇批判則是以理論與學術來做反駁。

我第一個起身,選擇問二邊我各自認為的問題,我問施部長說:請他針對陳董事長對於政府在就業與其他數據上的使用是否如陳董事長所說的那樣有自相矛盾的問題,有隱瞞或刻意引導的問題,請回應或澄清。

另一方面,我問陳董事長:你針對投資只會圖利資本家,損害勞工與弱勢產業,據我所知,台灣的資本企業財團與其下的員工佔台灣整體的大多數(根據經濟部提供的資料,是80%),那麼為何不能犧牲或消滅弱勢產業,已達到讓能擴張與擴產的優勢資本產業得利呢?

陳董事長有回應到我的問題,他回答說,因為如果弱勢產業與其勞工能夠被消滅並且讓優勢產業得益,這個前提必須要是弱勢產業能夠被優勢產業併吞或轉移進去,也就是說,如果80%的產業是電子業,那真正要能夠得益,必須是要能把20%的弱勢勞工訓練成為工程師,而不是放任勞力失業,才能真正在整體上創造整體利益的效果,不然光助長優勢產業而放任弱勢失業,其中光失業問題,甚至吸收合併的轉移成本,這些都是很龐大的,提不出這邊相關的數據與計算,對於消滅弱勢產業幫助優勢產業的這個整體概論是有問題

而施部長回應我的問題則是說:他們針對勞工都有相關的補助,這些補助是會持續的,而產業的數據,是透過投資的增加產生的,因此投資能增加,產業的就業機會就會變多,因此他們引述的數據,是採取較符合他們所預期的方向做推估的。

關於這一點回應,我很不滿意,雖然站在資本立場,我其實支持簽署ECFA,但是施部長的回答等於沒有回答,因為簡單的一整段話其實就是濃縮成,「我覺得我是對的。」但對於陳董事長對於他們的批判與建議內容,則是「不表達任何承認,否定,或沉默。」這些答案。

陳董事長在後來也有繼續批評,政府為何不肯直接對他的批評做出「對,錯,或者沒有這回事的」回應。

這一點施部長也很巧妙的回應:「我認為這種說法對我不公平,我不是不願意回應,但今天時間不多,這些批評我們需要在討論一下,改天再回應,但我今天已經表達的很清楚,我認為我們提出的方向都沒錯,簡單來說,過去八年跟大陸分離跟現在跟大陸親近,哪一方向結果使投資的資金變多?大家想一想也知道。」

整體下來,說實在的我認為很可惜,會後我跟台大的同學說,整場下來官方全都是官話,根本沒有正面回應。
他們皆表示認同。

其實我本身是贊同要簽署的,這一點會後我也詢問陳董事長,他說他其實也贊同三通跟中國簽署FTA,但他不滿的是政府提供的資訊不正確,造成民眾的急迫感,以及扭曲學術事實,卻又不肯正面回應。

他還表示,兩岸分離與簽署不是統獨問題,他本身不在意統獨,甚至說:「如果中國也變成民主跟自由的法治國家,那兩岸要幹甚麼他都不反對。」
他強調的是這是民主與自由的重視問題,因政府提供的資訊不對,並且刻意誤導民眾方向,針對學理的理論提供不完整的見解,事後的問題也還尚未完整提供細項說明,完全是先射箭在找射靶,這樣的行為令他不滿,所以他才要提出批判,而並非是反對簽署,只是認為:「在這些問題解決前,台灣還不至於急迫到非立即簽署的地步,既然有這麼多問題,不如先不要簽。」

會後,我彙整個人的了解與資訊,說實在的,急迫性的需要,我認為大方向是為了投資,站在我也屬於資本一環的立場,我其實明白政府的方向也會認為急迫簽署對我有利。

實際上,確實兩岸的熱度可以增加外國資金的觀感,營造台商與海外華僑回國的投資意願,這些投資的金額龐大,原因在於台商過去賺很多錢,並不是假的,只是選擇離開台灣市場,而當台灣能有投資的穩定與利基,自然會願意回台。

對於外國資金法人來說,台灣若能解決兩岸問題,配合這些回流資金跟陸資來台的利多,自然也願意將熱錢投入股市跟各種台灣投資,營造卡位來墊高台灣的整體價值。

最重要的,台灣政府為了改善經濟,需要大量發包舉債,這些債務需要良好的信評與足夠的誘因使人投資,兩岸的關係是最大的利多,只要台灣跟大陸不會打仗,那麼這就是最好的利多。

德國股市大亨曾在他從蘇聯瓦解後的經驗賺了60倍的財富下了一個定語:「所有的市場,和平就是最棒的利多。」

兩岸從敵對關係走向和解與和平,站在經濟資本的立場,絕對是存在超乎想像的利益。而同時也能藉此彌補台灣公債市場的需求,讓政府財政赤字得到資金水源的注入。

只是我不滿的是,這些或許不一定是事實,但經濟部卻不願意正面回應批評。我認為官話回應是理所當然,不講死也有其必要所在,但是在學生面前做出這樣的表現,我認為是一種錯誤示範,不是在處事範圍身上的錯誤示範,而是在吸引學生支持政府身上產生錯誤示範,學生不是笨蛋,只是無知,所以不怕很現實的殘酷的言論,言明跟大陸相好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資金,這種話講出來又如何?大多數人都是務實的,清楚跟大陸的關係目地就是為了大陸的錢,而主權的問題交給人民做決定就好了。
可惜官畢竟還是官,礙於立場,總是欠缺直率與坦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amsiusa 的頭像
    iamsiusa

    瀟洒風的股市叢林逍遙遊。

    iamsiu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