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在53元把元太賣光,不過我在50元時清光了元太,因為暴了大量,我認為一在遵循這個古老的股市諺語是最好的選擇。當股票漲不上去時,就該下跌。
許多時候我們常聽到所謂的以盤代跌這句話,其實我自己說出這種話也感到害臊,因為實際上根本不會有這種事情,跌就是跌,漲就是漲,上不去就一定會下來,下不來就一定會上去,只是看起伏大小而已。
當大家滿手都持有股票時,就一定會對市場喊多,但是大家都買了股票,那誰來去接他們的股票呢?
那些將股票倒在他們手上的人是不可能接回去的,除非他知道行情還可以拉得更高。
但這種事情我們又怎可能都知道呢?所以股市的另一個諺語也很重要:股票一定是要買在行情下跌當中,而賣在上漲的時候。
元太本身的題材性很好,電子紙的想像空間與他所掌握的上游原料與未來的發展性都很足夠,但是短期的獲利了結以及作手要殺價吃貨的情況肯定會持續發生,當攻擊的多單停止時,就是為了讓一同買進追價的散戶跟其他小型作手擔心,以長期來看,大家都相信電子紙在技術成本降低而造就未來市占率高的情況下可逐步改善元太虧損,而幾億美元的商機從三年的期限來看也是現在幾千萬美元的市場的好幾倍,元太股價放長,轉虧為盈的EPS想像空間肯定很可觀。
但是不管未來的股價能有多高,現在的買家的心態就是短利的,不然就不會在此刻才會衝高,而是在行政院宣布電子書的產業補助計畫時以及大陸要推廣電子書平台的時後,就會一路暴衝。
既然題材原本就在,但買進的人是等到近期被炒熱了後才跟進,那麼眼光都是淺短的,是為了短利而買的,自然,漲不上去時,就該下跌。
至於會跌多少,就跟能漲多少一樣,誰也猜不出來正確答案的,因為每個作手的拉抬資金有限。
但至少可以肯定,當量縮到不行,並且有人恐慌殺價時,只要題材成長性還在,業績持續增長,跌價都會很快止穩的。
- Sep 09 Wed 2009 00:13
元太會漲還是會跌?當漲不上去時就該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