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許多人學習看基本面,卻沒學習過看大格局,經濟的大格局在民生消費與生產,而股市的大格局則是貨幣的增長與抵抗通膨的壓力。

我們常聽到政府要對抗通膨,也似乎都認同通膨對於民生生活是一大困境。但對於股市卻恰恰相反,如果通膨壓力仍在,股市反而就會持續上漲,整個多頭格局也不會改變。

為什麼呢?因為通膨的意義就是多餘的金錢比實際需求的金錢多,所以物價才有機會被哄抬,因此流動現金越高,多餘的現金越多,投資的錢就會越多,股市,期貨,跟商品的交易量就會增加。

如果在加上政府寬鬆的貨幣政策,定存更會持續減少,為了抵抗通膨,大家紛紛拿去買各種保值的物品,股票便是其中一種,而且股票神奇的地方就在於,他是所有的貨幣吸納的終點站前站。

貨幣吸納的終點站是央行,當央行提高利率,貨幣供給就開始緊縮,並且持續提高到可回收時,市場就沒有多餘的資金,股市也會終將反轉。

反之,如果市場利率寬鬆,大家將定存解約然後買各種東西,那些賣東西的人拿到了錢再拿去買其他東西,轉來轉去之下,總會有閒錢轉入投資當中,而如果不幸轉入股市,就會留在裡面打轉,久久不能忘懷。

因此每一次的循環都促使大量的金額慢慢的流入到股市裡頭,每個新的投資客原本只是想買抗通膨能發股利保值的股票公司,最後都禁不起價格上揚的資本利得的誘惑,結果便是投入的多,抽離的越少。

而通膨的觀察秘密,除了在央行利率與m1b上之外,最迅速的就是在外匯上,外匯特色之一就是,當貨幣供給越多,幣值照理就是要貶值,但如果供給的多卻又在外匯上顯示幣值升值,那就表示留通在國內市場的貨幣持續增加沒有外流,這種情況下,就代表投資市場的銀彈充分,股市隨時還有創下新高的可能,即使跌落也仍會迅速的打底。但有人可能會問,那麼為何美元貶值卻也會造成股市上揚呢?

其實這就是美元的問題,因為美元跟台幣以及其他貨幣不一樣,美元是各種期貨商品的標價物,所以當台幣升值美元貶值,反而是美國跟台灣國內兩邊的自有貨幣的增加,因此仍是國內自有流動貨幣增加,因此股市會持續上漲的格局。

美元跟台幣是這樣的,當台幣買匯拋美元,台幣升值也就是台幣不斷的被買進,而美元則是不斷拋給美國所以美元下跌。這是為何呢?因為台幣買匯是用外匯存底去買,所以是用動外幣買進台幣,控制匯價,但美國的美元不是,而是用市場上流通的國際美元在買各國幣值,因此台灣是在用外幣買進台幣,然後外國在用美元買進台幣,因此會造成這種雙重的價格影響,使得台幣上揚而美元價值走貶,最終因國際美元的浮額增多而使美國新製造的美元流入國際變少,保留在國內變多,而使美股的銀彈增加。

美元將因美元的走貶而通貨膨脹,台幣將是由台幣的升值造成通貨膨脹,但無論哪一種影響,只要是通貨膨脹,最後的結果都將影響股市的持續上揚。

直到有一天央行開始緊縮貨幣,銀行緊縮銀根,市場減少流動現金時,股市便會重新反轉,來到下一個新的循環之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amsiusa 的頭像
    iamsiusa

    瀟洒風的股市叢林逍遙遊。

    iamsiu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